一、基础与地基的区别
基础:建筑工程中,位于建筑物的最下部位、埋入地下、直接作用于土层上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本身的重量一起传到地基上。
地基:基础下面支承建筑物总荷载的土层。地基加固的方法建筑物总荷载是通过基础传给地基的。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而产生的应力和应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达到一定深度后就可忽略不计。直接承受建筑荷载的土层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为下卧层。
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均由其下的地层来承担。受建筑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
二、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天然地基:是指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需经人工改善或加固便可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岩石、碎石、砂石、粘性土等,一般可视为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是指天然土层承载力较弱,缺乏足够的稳定性,不能满足承受上部荷载的要求,必须对其进行人工加固,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地基,如淤泥、人工填土等。
三、人工加固地基的方法
1.压实法:用各种机械对土层进行夯打、碾压、振动来压实松散土的方法为压实法。
2.换土法:当基础下土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可将较弱土层全部或部分挖去,换成其他较坚硬的材料,这种方法叫换土法。
3.打桩法:当建筑物荷载很大,地基土层很弱,地基承载力不够满足要求时,可以采用桩基,即采取措施将桩基打入地基土层中,从而使得基础上的荷载经过楼顶排水管如何安装桩传给地基土层,这也是一种加固地基的方式。
压实法加固地基:
换土法加固地基建筑地基:
四、基础埋置深度
埋置深度:从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工程约占建筑总造价的10%一40 % 。基础的埋深最小不能小于500mm。否则,地基受到压力后可能将四周土挤走,使基础失稳,或受各种侵蚀、雨水冲刷、机械破坏而导致基础暴露,影响建筑安全。
五、条形基础
基础为连续的带形,也叫带形基础。当地基条件较好、基础埋置深度较浅时,墙承式的建筑多采用带形基础,以便传递连续的条形荷载。条形基础常用砖、石、混凝土等材料建造。
当地基承载能力较小,荷载较大时,承重墙下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六、独立基础
强夯地基处理费用独立式基础呈独立的块状,形式有台阶形、锥形、杯形等,当须满足局部工程条件变化的需要时,要将个别柱基础底面降低,做成高杯口基础少为长颈基础。
独立式基础主要用于柱下,在墙承式建筑中,当地基承载力较弱或埋深较大时,为了节约基础材料,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加快工程进度,亦可采用独立式基础。为了支承上部墙体,在独立基础上可设梁或拱等连续构件。
七、地圈梁
房屋结构中, 连接地下基础部分与上面墙体建筑部分闭合的一圈钢筋混凝土浇注的梁。 一般在正负零以下。
条形基础的埋深过大时,接近地面的圈梁可以作为首层计算高度的起算点,地圈梁一般用于砖混、砌体结构中,不起承重作用,对砌体有约束作用,有利于抗震。